本來洋芋片就是屬於丙烯醯胺含量很高的食物~
雖然我覺得可能會吃洋芋片的人應該不會太在乎增加,
但是還是幫大家科普一下~什麼是丙烯醯胺呢?
丙烯醯胺(acrylamide)的生成主要是透過「梅納反應」產生,
簡單地說就是糖類與胺基酸的化學反應。
當食物在溫度大於120度C以上的溫度環境下烹調,
如油炸、燒烤等過程時,
食物中的胺基酸與糖等就可能反應、形成丙烯醯胺,
因此通常發生在高溫加工的醣類食物上。
常見的高丙烯醯胺食物
1。黑糖 5615 ppb
2。洋芋片 2000~3000 ppb (此為國內外最高數值,台灣法規建議在1000 ppb以下)
3。薯條、薯餅 2000 ppb
4。油炸杏仁果 1000~2000ppb
5。油條 1225 ppb
6。麵茶 500~1000 ppb
7。穀粉 1000 ppb
建議大家在吃這些食物時,
還是少量攝取就好~~~